內容

第二章   青春的鼓動

何謂「性格」?


會長:這次的主題是關於「性格」。
這是人生的重大課題。有句話說:「性格決定命運」。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性格而煩惱。正因為有煩惱才有進步;可是,事實上,光靠煩惱也無法改變自己。科學研究日新月異,但人類對「自我」還是束手無策。

木村:有些人的煩惱是:「母親說我的性格和父親有同樣的缺點,怎樣才能改過來呢?

井桁:性格有內向、外向、冷靜、易怒、喜新厭舊、有耐性等形形色色,這些性格不會改變嗎?

櫻是櫻,梅是梅

會長:基本上,佛法認為「本性難移」。
性格本來就有各式各樣,佛法當中的「世間」這個詞蘊含「差異」的意思,社會是由各種不同格的人集合而成的。
表現性格特微的詞語也有很多,據說在英文當中就有一萬八千種之多,也可分類出幾種基本的性格。
雖然性格是因人而異,但原理是「櫻梅桃李」。櫻是櫻、梅是梅、桃是桃、李是李,各人有各自的價值。說甚麼性格內向就不行、個性急躁就沒用,絕對沒這回事。只要活得忠於自己----佛法就是以此為目的。
從前戶田先生指導過某人,這人因為極其厭惡自己易怒的個性而入信。戶田先生這樣對他說:「不必在意性格怎樣,共要一生貫徹唱題,自然而然性格不好的一面就會消失而留下好的一面。要確實地掌握目標,一生致力貢獻社會。」後來他成為受人愛戴的人,過著美好的人生。

木村:意思是,雖然「本性難移」,但性格好的一面會逐漸突顯嗎?

會長:猶如一條河,其河床在某處的幅度不會改變,同樣地,人本身並不會改變。但是,河川的「質」卻有形形色色。或深或淺,或清或濁,魚多或少,「內容」各異。
人生也是。不是由性各決定幸福與否,而是決定於生存方法,即是人生的「內容」。為了要使內容充實而需要佛法、教育,而有所謂的努力、向上與進步。這就是人生。

井桁:意思是,並非自己這條河可以變成另一條河,但憑各人努力使河流的濁水變清流,魚群悠遊。

內向性代表「思考的深度」

會長:對。持續唱題的話,污濁的生命一定會被淨化,一切都往幸福的方向發展。例如,內向的人會往深謀遠慮的方向發揮;性急的人表現出迅速的行動力。
此外,雖然河道蜿蜒,河水卻不阻塞,這就是自然。性格也許有曲折,只要努力,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。所以總之就是要鍥而不捨地向前流。
不可能會有「全美的人格」。凡是人都有各自的宿業,還是「未完成」的人。其中當然也包括個性的困擾。
但是愚笨的是受限於此,變得討厭自己、看不起自己,自己停止成長。

「情緒激烈」

木村:有人的煩惱是:「喜怒哀樂感情起伏太激烈,易給周圍的朋友添麻煩。」

會長:在這缺乏感動的時代,「激烈的情緒」難能可貴。年輕人情緒激烈點剛好。
當然協調性也很重要,但只為了迎合周圍的人而扼殺自己是不幸的。迎向今後萬丈波瀾的人生,性格強些恰到好處。而且感情豐富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別人的感情。
所以,並非感情淚烈就不好。但是,像太自私、會傷害別人的烈性子就很危險。時速可達數百公里的汽車,必定要配備強力的煞車系統。
要自我控制,其根本是題目、強盛的生命力。只要能湧現佛界生命力,烈性子也會成變為強盛的前進力、正義感來行善、守護人們。

「輕言放棄」

井桁:某些人「容易苟安於現狀、或輕易放棄,凡事不能認真投入,遇到棘手的事情,立刻想逃避。」

會長:對自己這樣瞭如指掌的話,就沒甚麼好擔心了。
大致上來說,人多半意志薄弱。避重就輕是人之常情。偉人也並非一開始就偉大。他們是不斷鞭策軟弱的自己,克服了惰性,才獲得人生的勝利。
人生是和自己的挑戰、進步與退步的挑戰、幸與不幸的挑戰。要唱題祈求「成為意志堅強的人」、「能夠認真面對自己的課題」。不妨從身邊的事開始挑戰,竭盡全力到自己滿意為止。這「第一步」會關係著下一步。

井桁:還有人認為:「警覺到自己的惰性,下定決心努力,不久卻又故態復萌,變得討厭自己。」

會長:即使下定決心努力,任誰都會隨時間淡忘。不只是你而已。到時再下決心就行再接再勵,百折不撓。能警覺到自己流於怠惰就是本身成長的證據。不是自暴自棄,而是每當覺得自己不行的時候,再次痛下決心。淡忘決意並不可恥,問題在於淡忘之際就會開始否定自己,就會停止前進的腳步。

為「沉默寡言」煩惱

井桁:至於這樣的人又如何呢?「因為沉默寡言,被認為個性陰沉,在人群中容易顯得孤立。」

會長:即使沉默寡言,那就成為最好的聆聽高手,告訴別人「讓我聽你說」。
為了討好別人而勉強開口會很痛苦。不必逞強,只要以毫無喬飾的自,己老實地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優點缺點。
有些人言不及義,有時還不如沉默寡言的人來得有深度。確實地完成應要做的事的人遠比只說不做的人值得信賴。不是看說話多少,問題是在自己的心靈是否豐裕。
心靈豐裕的人即使話不多,有時以其燦爛的笑顏、一舉手一投足來表現,勝過任何雄辯。也有人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,在緊要關頭才發表可貴建議。
佛法上說「聲為佛事」。意思是聲音作佛的差事。根本在於唱題。有唱題的人,在本質上來說,是人類當中最上乘的辯論人才。把想說的話,全說給御尊聽。要為別人祈求,自然會成為話無贅言的人。

「耿耿於懷」

木村:至於「容易耿耿於懷,把不愉快的事情一直放在心上」的個性又如何呢?

會長:爽朗的性格不見就好。
對「惡」就必須斤斤計較。在日本將「既往不咎」視為美德,但是這樣社會不會進步,會重蹈覆轍。抱持執著、耐力,不忘吶喊,抗爭到底。如此貫徹會成就有益人群的改革。此外,對人生的目標也要以執著意念,奮鬥到底。
重要的是,不是站在利益小我的立場,而是立足全局,看清事物,鍛煉自己。要祈求擁有藍天般廣闊的胸懷。正視自己最討厭的人、最棘手的事情去祈求。痛苦是因為企圖逃避不喜歡的事情。只要不逃避,所有的遭遇都會豐富自己的內在。

光在意自己的缺點

井桁:還有些人是「只看得到自己不好的個性,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的優點呢?

會長:越是對自己嚴格的人,越容易這麼想。這麼想的人的個性是認真、好個性。
自己反而不容易了解自己。御書中也有提及:「近如睫毛,遠如虛空,兩者也不能見到。」((十字御書),日文《御書全集》一四九一頁)
直接請教那些最了解自己的朋友、父母、兄弟:「我該在哪一方面下功夫呢?」每個人一定有優點。
沒有人只有缺點,也沒有人只有優點。所以,發揮自己的長處即可。這樣短處自然會消失。此外,被指摘了短處,不要流於感情用事,最好地接受。因為出了社會,就少有人會這麼指摘自己了。

克服膽小的自我訓練

井桁:「在意別人的眼光」、「明明知道沒有人在看,卻總覺得心虛」、「缺乏自信時會胡思亂想,認為別人在談論自己。」這樣的人不少。

會長:膽小其實就是敏感纖細。
你們知道埃莉諾.羅斯福(Eleanor Roosevelt)女士吧!她是羅斯福總統(Franklin D.Roosevelt)的夫人,美國最受尊敬的女性之一。據說在她少女時代「膽小內向到幾近病態,甚至導致無法克制自己,瀕臨精神崩潰」。結果通過自我練才服過來,至於是甚麼訓練呢?
由於內向的人是因為受到自我恐懼心理的影響,所以她努力開導自己的情緒。
首先,不刻意想給別人好印象,或在意別人的看法。她決定拋開自己的事,為別人著想。
接著就是全神貫注於有興趣或想做的事,忘卻自我。事實上,人根本不在意別人的事。自己對自己的在意才是最大的敵人。所以她的訓練是盡量忘卻自己。
第三,歸功於探險心與追求經驗的心理。不失去探究人生的渴望。在反複訓練當中,讓她逐漸建立起自信。
結果她不但促成《世界人權宣言》,立下留名青史的事蹟,一生也為人們所愛戴。

想了解自己的唯有行動

會長:重要的踏出那「一步」。下定決心,如果能先克服恐懼,將從而產生迎接下一個挑戰的勇氣。
要立目標,不論大小,朝著目標努力。和努力一樣重要的是認真、誠實。不可抱著半開玩笑的心態。認真、誠實的心會綻放鑽石般的光芒去打動人心,那是來自真誠的力量。只要誠實,必定會得到理解。性格會往好的方向發展,介意外表未免愚蠢。
歌德(Goeth)說:「如何能認識自己?單靠觀察絕對辦不到,但如果透過行動就有可能。不妨試試克盡你的義務,你就會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。至於你的義務又是甚麼呢?日日對自己要有這樣的要求。」
要行動,就要踏出那一步。朝向目標,橫渡汪洋之前,不是在陸上躊躇不前,而是直指目標採取行動。只有行動後的反省才能發揮作用,而採取行動前觀念性的反省卻毫無幫助。

要抱有開闊的心胸

木村:有人「只注意別人的缺點」。

會長:觀察別人的優點,對自己比較有益;就算議論別人的缺點也沒有好處。要心胸廣闊,不必著急,一點一滴也好,為朋友的幸福祈求。漸漸地,自己也會變得有包容力。
我想還有各種性格的煩惱。煩惱本身就是必定會轉變的邆明。等到長大後,就輕言放棄,變得不再為此煩惱。那也毫無長進。
人只會有在進步、成長當中才會煩惱、迷失。連戶田先生都說:「我曾努力改正自己性格卑屈的部分。」
不努力就不能達成人間革命。只要努力不懈,一定會湧現勇氣和力量。

由遺傳決定?

木村:性格是來自遺傳,還是環境,或者兩者都有呢?

會長:兩者都有影響吧,也有許多這方面的研究。但是根本在於「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創造」。
性格(character)是源自希臘語的「雕刻」、「印象」。就是「經塑造之物」。就醫學的眼光來看,不論性格或體質,也許有遺傳上不可改變的部分。但是知道了這個事實又如何呢?現在,在現實當中,怎樣不斷力爭上游才是問題。
佛法講「現當二世」,重視現在和未來。「從現在看未來」、不斷挑戰才是佛法的信仰。
在心理學上對性格也有種種看法。其中之一是把最基本的「氣質」放在同心圓形的中心來考慮,其外圍是幼年期所造成的基本性格,再外一圈是習慣所形成的性格,再下一圈是為了適應某種狀況而形成的性格等圍成。

木村:也有人把這些以層級來說明。最下層是與生俱來的「氣質」,其上是幼年期形成的基本性格──。

會長:在這當中越是性格的「根幹」部分,越不易改變。在其他部分則有時會發生令人覺得「判若兩人」的變化。
無論如何,只有活得忠於自己。忠於自己貢獻於社會。教育就是培育這樣的人,為此給予營養的就是信仰。

井桁:人生有目標,個性得以發揮,就是那個人獨特的魅力。

勇者甘地也曾為性格羞怯苦惱

會長:信仰妙法的我們,可以向御本尊唱題。但沒有入信的人如果始終朝著「美」、「利」、「善」的大目的、大目標努力,也能走出美好的人生。
印度國父甘地(Gandi)就是個好例子。
據說他少年時極為膽小害羞,晚上睡覺時東怕鬼,西怕小偷,又擔心會有蛇,所以不點燈睡不著。膽小如,總是怕被人欺負。他長年為這樣的性格所困擾。

木村:從他無畏的英姿看來,實在難以想像。

會長:但是在此我要為甘地辯護的是,據說當時他娭惡如仇的正義感就很強烈。
當英國人的督學來校視察時,督學命令大家寫下「kittle」(水壼)的拼音,甘地把字拼錯了,老師發現他的錯誤,就使眼色要他照抄隔壁同學的答案,但是甘地的腦子裡從沒有過作弊這個念頭。結果只有他一個人拼錯了字。

井桁:一生都不改其幾近頑固的正義感。

會長:雖這麼說,即使當上律師,還是不改膽小的個性。
總算接到辯護的工作,輪到自己質詢對方證人時,甘地緊張得「頭昏眼花,覺得彷彿整個法庭在動搖,忘了要說的話」就這麼狼狽地步出法庭。
當他到南非訪問時,其人生了個轉機。南非的印度人受到歧視,當甘地坐上火車頭等車廂時,有一位人白來車長,命令他到貨車車廂去,甘地不動,於是被趕下車。之後,他在車站陰暗的候車室內甚至見到一個白人都會感到害怕。他徹夜苦思,「是要回印度呢?還是咬牙留下來為權利而奮戰呢?」
這時甘地這麼想,捨下同樣受到差別待遇的人是卑鄙的行為。就在他立定目標「要拯救歧視的人們」的那一刻,也是他向自己性格挑戰的開始。
結果在南非一留就是二十年,終於為印度人爭取到應得的人的權利。其後他回印以非暴力達成祖國獨立的事蹟也是眾所周知的。

使個性輝耀「人間革命的佛法」

會長:在某個場合,甘地曾說:「要成為甚麼樣的人就一定辦得到」,這是一念的力量。
何況我們有一念三千的大佛法;是人間革命的佛法。絕對不必貶低自己。自體顯照的法理意指讓自己發揮原本的個性、伸展、輝耀。這需要生命力。強盛的生命力會令自己的性格往好的方向發揮。
即使各不相同的河川,也都是朝著大海不分晝夜地前進。這樣,有朝一日必將抵達「大家幸福」的海洋。能欣賞他人的個性,促其發揮,自己也才會散發光彩,成就胸襟廣闊的人生。
重要的是「盡己所能」,看看到底自己能做到甚麼樣的程度,其結果一定會讓自己大吃一驚。各位就是擁有這樣無限的潛力。

下一頁...

home.gif (2736 bytes)


Last edited 2000/01/15
This web page created by SNOW ©1999SnowdropCity .
All rights reserved.
版 權 所 有 不 得 抄 襲